這次Isa到函館
除了要去函館山看風景外
之前先到了另一個有名的景點...五稜郭

以下為五稜郭的介紹(來自維基百科)
五稜郭是日本江戶時代建造於現今北海道函館市的一個城郭,也是日本第一個以西洋建築格式所建造的一個城堡。「五稜郭」原本是指這座建造呈五角星狀的城郭,並非其城堡的本名。日本共有兩座「五稜郭」式的城堡,另一座是位於長野縣佐久市臼田町的「龍岡城」。北海道這座城的正式名稱是「龜田役所土壘」(亀田役所土塁)或「柳野城」,後來大眾廣泛的直接稱呼為「五稜郭」或「函館五稜郭」,是日本國指定的特別史跡,同時也是日本最大的西洋式城郭。


Isa並沒有到五稜郭公園裡逛
而是直接到五稜郭塔
以下介紹(來自維基百科)
昭和39年(1964年)由民間企業「五稜郭タワー株式会社」(中譯:五稜郭塔股份有限公司)以五稜郭築城100年紀念為由,在五稜郭入口處旁建造高約60公尺的展望塔,可由塔上觀望整個五稜郭的星型結構。2004年(平成16年)開始新的五稜郭塔計畫,由清水建設負責施工,並於2006年(平成18年)竣工,同年4月正式對外開放,舊塔也於2006年4月─6月拆除。新塔體橫切面的構造為五角星形,塔臺為五角形,全體高度達107公尺。     

登上五稜郭塔的門票840日圓
搭乘電梯上去時
電梯小姐解說有關五稜郭的訊息
整各電梯燈光會減弱
可以看到函館的地圖上
有個星星的挖空圖樣
應該是代表著五稜郭

五稜郭建造的當時是為了抵禦外來的侵犯,武田斐三郎參考歐洲以城郭發展的都市,加上當時法國的軍官指導西洋式城堡的建造方式而築成。這種城郭的建造方式日本人稱之為「陵堡式築城」,是當代早期著名的法國軍事工程師沃邦元帥所創。特徵是利用尖角的形狀的「陵堡」減少周圍的防衛的死角,亦可預防敵人左右來襲時的炮火,再利用半月形狀的堡壘來掩護大門以及護城橋樑的作用。五稜郭缺少了一般日本城堡有的天守閣,最主要的是預防遭到強大火力攻擊時成為主要攻擊目標。外郭的下方是以石頭堆積成的垣牆,上方是其壘牆,周圍有寬約30公尺的護城河。
*總面積:約252,000平方米
*總周長:約1,800米 
*護城河:寬度約30米,深度約4米 
*壘牆高約6米,底部厚度約30米(包含垣牆部份)
<來自維基百科>

   

還有標示可目視附近的山脈
 
實際看到的
   

還有縮小比例的五稜郭
     

題外話...
另外Isa離開經過五稜郭公園時
看到許多櫻花樹...
都是尚未開花的花苞...
整片的櫻花樹
全部應該再過一週就開了吧
Isa沒有眼福...
看不到...


函館 五稜郭タワー
http://www.goryokaku-tower.co.jp/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isalikejac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